日前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政府正式出台了《丹东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从创新主体培育、研发机构建设、创新载体建设等九个方面推出扶持政策,按照“先认定,后补助”的原则,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助金额从发明专利补助2000元到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的50万不等,“拿出了干货,拿出了真金白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研发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信贷等进行引导,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全市现有各级企业研发机构149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5户,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6件,均位居全省第四位。统计结果显示:今年1-6月,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实现2.28亿元,完成去年全年登记额的75%;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达4.38亿元,同比增长62.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9.16亿元,同比增长15.64%,增长速度排名全省第二。
《若干政策》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必将会成为我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