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建立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载体,是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决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基本情况
截止去年年末,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05家,其中140家高新技术企业相继组建了企业研发中心,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8.3%,包含34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106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二、目前企业研发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研发中心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市还有近32%的高新技术企业未组建研发中心,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对组建企业研发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组建的主动性较差,只想着市场经营,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对于需长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技术研发且未来可能得不到回报的行为避而远之。
2.研发中心经费投入不足。研发是一项需要持续大量资金投入的周期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研发能力的大小。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中能保证研发投入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面临研发经费不足的状况,某些企业甚至把研发中心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和争取政府的项目资助,很少安排有效的研发活动,使得研发中心游离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外,起不到引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应有作用。
同时创新政策难以享受、科技人才引进难、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等都是制约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创新活动的因素,企业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多数还停留在技术委托及技术转让层面上,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强化创新意识,激发企业创建研发机构热情。紧抓全市打造建设创新型城市契机,在全市广泛宣传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和鼓励措施。深入企业宣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机构建设扶持政策等。引导企业改变“重生产轻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逐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体系,发挥政府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动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设立市本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项资金,对成功创建国家、省级的机构机构逐级给予资金奖励,严格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3.加强分类指导,建设打造一批企业研发机构。根据研发机构类别和建设要求,结合企业规模、基础资源、创新能力开展分类指导。鼓励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投入、有设备、有项目”的标准建设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内部研发机构;根据我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分类筹划,有效利用科技资源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对于尚未有能力组建研发机构的部分企业,利用共性研发平台集中解决共性技术瓶颈;鼓励骨干企业积极打造企业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建设,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面取得新突破。
4.完善政策、服务机制,提供企业研发机构发展保障。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促进人才、技术要素向企业集聚,联合组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
丹东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