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经济区、高新区科技管理部门,各企业:
为深入贯彻国家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强丹东地区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的深入合作,面向丹东创新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示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决定在丹东地区征集“中国科学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现将项目通知发布,请按照相关要求组织报送。
一、报送范围
本次征集的 “中国科学院sts区域重点项目”,必须围绕丹东地区发展的实际科技诉求,聚焦在仪器仪表产业、软枣猕猴桃产业、“海洋牧场”蓝色产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项目布局。
(一)支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支持丹东市仪器仪表产业持续发展。重点解决中子发生器技术、液体电磁流量计、流量测试技术、x射线金属陶瓷管制作材料及工艺、防爆微波天线的结构设计、超声软件设计、解析算法等行业核心技术,提升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技术研发水平,研发创制仪器仪表核心部件,突破丹东仪器仪表产业产值规模市场的瓶颈,支持、推动丹东仪器仪表产业转型、升级。
(二)支持丹东发展软枣猕猴桃产业
支持丹东市发展软枣猕猴桃新兴产业。依托相关中科院沈阳分院院属单位在丹东市共建“东北亚软枣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基地”, 开展中国软枣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打造苗种选育、种植栽培、病害防治、鲜果保藏、果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支撑丹东市软枣猕猴桃新兴产业发展。
(三)支持丹东发展“海洋牧场”蓝色产业
支持丹东发展“海洋牧场”蓝色产业。在丹东开展北黄海海域资源环境调查、承载力评估、野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养殖产业良种良技良法引进推广,重点研究中国蛤蜊(黄蚬子)种质资源遗传评估与保护、大规格苗种培育、增殖放流和资源恢复技术,以中国蛤蜊等滩涂贝类为核心构建丹东特色滩涂型海洋牧场,发展丹东“海洋牧场”蓝色产业。
(四)支持丹东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支持丹东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围绕丹东地区石柱参、蒲公英、短梗五加、鱿鱼软骨、牡蛎、鳕鱼、海参、海带等特色生物资源,建设“辽东特色生物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精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支撑丹东特色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报送主体
报送主体为丹东地区各相关企业。
三、组织要求
1. 鼓励各相关企业自行申报,也可对共性问题联合申报。
2.项目实施方案应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重大问题,提出明确的科研目标、科技服务目标和考核指标,突出研究重点,并如实反映与行业或企业的合作情况以及已有资源集成情况等内容。
3. 本次征集项目为2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
四、报送程序及方式
各组织单位需按时提交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
请相关企业按照提纲编制1-2页的简要《项目建议书》(模板见附件),并于2019年6月20日前,电子版发送至丹东市科技创新发展服中心规划发展与创新研发部。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毕国舜 13941580085
丹东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6月5日